樱花动漫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YU News

YU News

从哀悼到希望:圣殿被毁日

从哀悼到希望:圣殿被毁日


作者:孔慕仁 教授
译者:田沁琰

 

圣殿被毁日(TISHA BE-AV字面意思为犹太历五月的第九天)是犹太历法中最为庄严的日子之一。(犹太历的第五个月被称为埃波月,时间在公历的七月或八月)。这一节日标志着犹太历史上犹太人民遭受的一系列悲剧的顶峰,即耶路撒冷的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被毁。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圣殿被毁日的历史背景、数百年的演化以及今天的纪念方式,为希望了解犹太传统的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解读。

 

历史背景:圣殿被毁
圣殿被毁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和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第二圣殿。圣殿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犹太人精神和公共生活的中心。第一圣殿由所罗门王建立,在犹太民族独立的几个世纪后被摧毁,同时也拉开了犹太人在巴比伦流亡的序幕。第二圣殿在波斯帝国时期重建,并由希律王扩建,但在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过程中遭遇了与第一圣殿相似的命运。

这些灾难性事件造成了犹太民族的离散(顿颈补蝉辫辞谤补)。犹太人被迫以少数民族的身份生活在异国他乡,承受迫害和苦难。因此圣殿被毁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覆灭,也是犹太民族被迫流亡以及为获得自治和安全所不懈斗争的标志。

 

数百年的发展
虽然圣殿被毁日最初是为了纪念被摧毁的圣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逐渐扩大。据记载,犹太历五月第九天或相近的日期也发生了许多其他的悲剧。例如公元135年星辰之子起义失败,犹太战士们遭到屠杀和流放,也与这个日子紧密相关。在数个世纪中,拉比和犹太学者们将越来越多的历史灾难纳入了圣殿被毁日的纪念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民族的苦难记忆。
到了中世纪,圣殿被毁日不仅象征着犹太社区的覆灭,也象征着犹太人精神的上的创伤和流亡的艰辛,这个节日也开始与1492年西班牙驱逐犹太人和十字军东征等事件联系起来。在这些事件中,许多欧洲的犹太社区被摧毁。由此,圣殿被毁日成为了举国哀悼的日子,并将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同样苦难的犹太人民团结在一起。

 

传统习俗:哀悼与反思
圣殿被毁日的传统庆祝活动以哀悼、斋戒和反思为中心。犹太人在这一天斋戒25小时。和赎罪日(Yom Kippur)的斋戒类似。犹太人在此期间禁食、禁水、禁止沐浴,也不进行任何其他感官上的享受。在犹太会堂里,人们庄严地大声吟唱《耶利米哀歌》,这本书以诗意而悲伤的口吻描绘了耶路撒冷的毁灭。
圣殿被毁日的许多习俗旨在唤起人们心中的失落和悲伤。举例而言,犹太法律禁止坐在普通的椅子上诵读《耶利米哀歌》,这与传统的哀悼姿势相仿,参与者必须坐在地上或低矮的凳子上进行哀悼。此外,人们通常不穿皮鞋,因为皮鞋象征着奢侈。很多犹太人也不会在这一天互相问候。
圣殿被毁日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哀悼,也被视为一个反思的机会。犹太民族遭受过的一系列悲剧提醒着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当前社会所处的道德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呼吁人们换发新生,并重申对犹太价值观的承诺,希望可以避免悲剧在未来再度发生。

 

现代的纪念方式:充满回忆与意义感的一天
随着圣殿被毁日纪念仪式的演变,虽然传统的斋戒和哀悼仍然是核心,但是今天的许多犹太人利用这一天来反思更深刻的问题,例如犹太身份、历史以及当代犹太社区所面临的挑战等等。
在以色列,圣殿被毁日与如今的国家身份紧密相连,而这赋予了这一节日更为丰富的含义。圣殿被毁的记忆与现代以色列建国交织在一起,因此这一天有时被用来反思以色列今天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挑战。举例而言,有些人认为1967年六日战争中耶路撒冷的重新统一是希望的时刻,而这与圣殿被毁日的悲痛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一些以色列人和侨居海外的犹太人开始利用圣殿被毁日反思其他近现代悲剧,例如犹太大屠杀。因此,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近现代的,这一天都成为了纪念犹太人民苦难与坚韧的时刻。

 

希望的曙光
拿破仑·波拿巴在旅行途中目睹了犹太人进行圣殿被毁日哀悼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拿破仑看见一群犹太人坐在地上为圣殿被毁而哭泣。他询问后得知,犹太人正在哀悼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而这已经是将近1800年前的事了。拿破仑为他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坚守所感动。据传言他曾说:“一个能够为自己的过去如此长久地进行哀悼的民族,必定能看到他们本民族的复兴。”

这段对于拿破仑的故事极大可能发生在一个欧洲城市,例如巴黎或者华沙,不过历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其象征并强调了拿破仑对犹太民族坚韧不拔精神以及对他们数千年来坚持传统的尊重。他的故事凸显了这样一个观点:拥有如此强烈的历史意识的民族,终将存续并重新繁荣。

尽管圣殿被毁日的基调十分严肃,但它也与希望有关。犹太传统相信弥赛亚(未来的“救世主”,古代以色列君主大卫王的后裔)将会在这一天出生。犹太人民视弥赛亚为一个为犹太民族带来和平、正义和复兴的领袖。他的到来将把圣殿被毁日从一个哀悼日变为最终的救赎日,提醒犹太人即便在最深切悲痛的时刻,也依然要对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

圣殿被毁日与中国文化:结合点
虽然圣殿被毁日是犹太文化中独有的节日,但其对于失去、坚韧以及共同记忆的主题却与诸多其他文化有着相通之处,例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清明节是哀悼和缅怀先祖的节日,与圣殿被毁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个节日都强调集体记忆,以及在展望未来时铭记过去的必要性。
此外,犹太和中国文化都将家庭视为社区和国家的基础。在圣殿被毁日,一个家庭通常会聚集在一起,共同斋戒和反思,就像中国家庭在清明节一起缅怀先祖一样。这种对家族和血脉的重视,突显了两个文化都有将家族身份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价值观。

Share

FacebookTwitterLinkedInWhat's AppEmailPrint

Follow Us